最近更新:

重庆已累计发现可疑症状人员3797人

时间: 2020-02-05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803
本网讯(记者 杨雪)在今天下午举行的重庆市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例行新闻通气会上,市委政法委风险防控办负责人张强介绍,全市着力抓好医疗救治、交通管控、社会面防控、舆论舆情引导“四个工作面”和物资供应保障、党的领导保障“两个保障”,把社区排查防控作为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推进。自1月24日启动社区排查以来,我市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动态调整完善措施,不断推出“战疫”升级版,先后组织开展加强城乡社区排查、农村地区排查及主城九区排查防控等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持续滚动排查  累计发现可疑症状人员3797人
 
据介绍,我市紧紧抓住14天隔离观察和春节这两个时间窗口期,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深入开展排查,全力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其中,把疫情严重地区来渝返渝人员的精准排查作为重中之重,有效切断传播源,阻断疫情传播蔓延。在排查中,结合大数据分析,把1月8日以来,从疫情严重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反复滚动排查、逐一明确登记。
 
目前,全市共排查出208429人,其中我市户籍199213人,占总数的95.6%;外省区市户籍9216人,占总数的4.4%,其中,湖北籍3304人(含武汉籍375人),涉及全市各行政区县。截至2月4日20时,这208429人已全部定位、定点、定状态,其中离渝10050人、正常139682人、居家隔离58377人、医学观察227人。
 
据介绍,对疫情严重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各区县均设置了集中的留置观察点,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如渝北区安排了两个集中留观酒店,对包括湖北特别是武汉籍且在本地无亲朋好友提供居住地的人员,集中统一在留观点居住,提供各项生活保障和医疗服务。
 
社区是预防和分诊的第一道防线,我市对城乡社区持续开展滚动排查,1月24日下午至29日用5天半时间,完成了第一轮城乡社区排查,发现可疑症状人员792人。针对节后返渝高峰及前期排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1月30日又启动了第二轮排查,进行查漏补缺,目前已累计发现可疑症状人员3797人。
 
在排查中,各区县结合实际,不断优化完善方式方法。如两江新区推出智能化防疫排查手机客户端,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快速便捷入户排查。
 
考虑到春节期间农村返乡人群很多这个因素,在第一轮排查中,我市还就突出城乡社区、重点放在农村。针对节后大量人流返程,在第二轮全面排查中,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场所以及酒店、宾馆、民宿、日租房等场所全部纳入排查范围,确保全覆盖、无遗漏。自1月30日启动第二轮全面排查以来,截至2月4日20时,累计排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机构、场所375369个、3412653人。
 
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对辖区到药店购买发烧、咳嗽等药物的5万余人纳入社区排查,对可疑症状人员及时通报卫生健康部门进行筛查,确保及时发现风险源。
 
总结出“一查二测三登记,四对接五跟踪六管控”排查流程
 
张强介绍,在排查防控工作中,我市严格落实属事属地责任,细化明确了各级党委政法委、卫健部门、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农业农村部门、镇街、村社各级单位的职能职责和重点任务。坚持区县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社、村社干部包网格、网格人员包住户、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包职工,确保排查防控各项措施到位的“五包一到位”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如渝中区落实区、街、社区、网格四级负责制,以79个社区、960个网格作为“作战单元”,做好社区排查防控。
 
但排查量这么大,我市是怎样做到精准有效覆盖、不留遗漏的?
 
“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方式方法,规范排查程序,总结出了‘一查二测三登记,四对接五跟踪六管控’的排查流程。”张强介绍,就是检查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登记个人信息、可疑症状人员,及时对接卫生健康委、对相关人员进行动态跟踪了解其健康状况、对相关行踪和行为进行有效管控。
 
具体来讲,首先细化排查要求。企事业单位、小区物业、公共场所、场口以及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立疫情管控检测点,对来往人员检查是否佩戴口罩并做好体温检测,对体温检测异常的做好登记,及时通报当地镇街和卫健部门,做好跟踪服务。同时,落实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协助社区做好相关情况的筛查、统计、登记,对来访人员逐一检测体温,登记身份信息、来源地、到访意图、联系方式等,对可以症状人员及时报告。也鼓励坚持群防群治,发动市民对疫情的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发现疑似人员或密切接触者及时向卫生健康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告。
 
其次,及时对接筛查。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镇街、村社对排查出的可疑症状人员,在药店购买发热、咳嗽等药物的人员,要第一时间和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进行通报,由卫生健康部门派人进行筛查甄别,及时分类处理,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月24日启动社区排查以来,共排查出的有可疑症状人员3797人,全部及时通报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已筛查甄别疑似病例累计281人,确诊34人。
 
最后,有效跟踪服务。对于居家观察人员,我市实行镇街领导和干部包片负责,社区干部、社区医生、社区民警、网格员和楼栋长进行服务管理的“2+5”模式,每日随访健康状况,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好物资的代购、送货上门等代办服务。比如,忠县对确诊患者的每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落实“4对1”监测管理服务机制,即1名乡镇或街道干部、1名村社区干部、1名公安民警、1名医务人员对密切接触者的服务管理;江北开展“拉紧手”活动,强化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物资保障,心理疏导关怀;云阳县普安乡网格员为居家隔离对象幼儿代买奶粉上门等等。
 
再派4个暗访组对排查防控工作暗查暗访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委政法委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暗查暗访。2月2日派出6个暗访组,对主城11区(含两江新区、高新区)排查防控工作开展了集中暗访,深入街道、社区、派出所、小区,查看了广场、超市、酒店、写字楼、药店、餐饮店、棋牌室、网吧等公共场所的防控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和工作建议立即反馈地方党委主要负责人及时整改,目前正在认真整改。
 
2月4日起,再次组织4个暗访组深入主城各区、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开展暗查暗访,进一压实各级各部门排查防控工作责任,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面上动态滚动排查,点上重点筛查,大数据精准核查,坚决防止疫情在社区扩散蔓延。”张强表示,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克时艰,理解配合上门走访或电话排查登记,主动参与所在单位和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请来渝返渝人员特别是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及时到当地社区或卫生健康部门登记,身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要主动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大家携手共同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已累计发现可疑症状人员3797人
本网讯(记者 杨雪)在今天下午举行的重庆市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例行新闻通气会上,市委政法委风险防控办负责人张强介绍,全市着力抓好医疗救治、交通管控、社会面防控、舆论舆情引导“四个工作面”和物资供应保障、党的领导保障“两个保障”,把社区排查防控作为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推进。自1月24日启动社区排查以来,我市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动态调整完善措施,不断推出“战疫”升级版,先后组织开展加强城乡社区排查、农村地区排查及主城九区排查防控等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持续滚动排查  累计发现可疑症状人员3797人
 
据介绍,我市紧紧抓住14天隔离观察和春节这两个时间窗口期,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要求,深入开展排查,全力确保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其中,把疫情严重地区来渝返渝人员的精准排查作为重中之重,有效切断传播源,阻断疫情传播蔓延。在排查中,结合大数据分析,把1月8日以来,从疫情严重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反复滚动排查、逐一明确登记。
 
目前,全市共排查出208429人,其中我市户籍199213人,占总数的95.6%;外省区市户籍9216人,占总数的4.4%,其中,湖北籍3304人(含武汉籍375人),涉及全市各行政区县。截至2月4日20时,这208429人已全部定位、定点、定状态,其中离渝10050人、正常139682人、居家隔离58377人、医学观察227人。
 
据介绍,对疫情严重地区来渝返渝人员,各区县均设置了集中的留置观察点,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如渝北区安排了两个集中留观酒店,对包括湖北特别是武汉籍且在本地无亲朋好友提供居住地的人员,集中统一在留观点居住,提供各项生活保障和医疗服务。
 
社区是预防和分诊的第一道防线,我市对城乡社区持续开展滚动排查,1月24日下午至29日用5天半时间,完成了第一轮城乡社区排查,发现可疑症状人员792人。针对节后返渝高峰及前期排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1月30日又启动了第二轮排查,进行查漏补缺,目前已累计发现可疑症状人员3797人。
 
在排查中,各区县结合实际,不断优化完善方式方法。如两江新区推出智能化防疫排查手机客户端,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快速便捷入户排查。
 
考虑到春节期间农村返乡人群很多这个因素,在第一轮排查中,我市还就突出城乡社区、重点放在农村。针对节后大量人流返程,在第二轮全面排查中,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场所以及酒店、宾馆、民宿、日租房等场所全部纳入排查范围,确保全覆盖、无遗漏。自1月30日启动第二轮全面排查以来,截至2月4日20时,累计排查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机构、场所375369个、3412653人。
 
同时,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对辖区到药店购买发烧、咳嗽等药物的5万余人纳入社区排查,对可疑症状人员及时通报卫生健康部门进行筛查,确保及时发现风险源。
 
总结出“一查二测三登记,四对接五跟踪六管控”排查流程
 
张强介绍,在排查防控工作中,我市严格落实属事属地责任,细化明确了各级党委政法委、卫健部门、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农业农村部门、镇街、村社各级单位的职能职责和重点任务。坚持区县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社、村社干部包网格、网格人员包住户、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包职工,确保排查防控各项措施到位的“五包一到位”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如渝中区落实区、街、社区、网格四级负责制,以79个社区、960个网格作为“作战单元”,做好社区排查防控。
 
但排查量这么大,我市是怎样做到精准有效覆盖、不留遗漏的?
 
“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方式方法,规范排查程序,总结出了‘一查二测三登记,四对接五跟踪六管控’的排查流程。”张强介绍,就是检查是否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登记个人信息、可疑症状人员,及时对接卫生健康委、对相关人员进行动态跟踪了解其健康状况、对相关行踪和行为进行有效管控。
 
具体来讲,首先细化排查要求。企事业单位、小区物业、公共场所、场口以及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设立疫情管控检测点,对来往人员检查是否佩戴口罩并做好体温检测,对体温检测异常的做好登记,及时通报当地镇街和卫健部门,做好跟踪服务。同时,落实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协助社区做好相关情况的筛查、统计、登记,对来访人员逐一检测体温,登记身份信息、来源地、到访意图、联系方式等,对可以症状人员及时报告。也鼓励坚持群防群治,发动市民对疫情的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发现疑似人员或密切接触者及时向卫生健康部门或公安机关报告。
 
其次,及时对接筛查。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镇街、村社对排查出的可疑症状人员,在药店购买发热、咳嗽等药物的人员,要第一时间和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进行通报,由卫生健康部门派人进行筛查甄别,及时分类处理,做到“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1月24日启动社区排查以来,共排查出的有可疑症状人员3797人,全部及时通报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已筛查甄别疑似病例累计281人,确诊34人。
 
最后,有效跟踪服务。对于居家观察人员,我市实行镇街领导和干部包片负责,社区干部、社区医生、社区民警、网格员和楼栋长进行服务管理的“2+5”模式,每日随访健康状况,强化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好物资的代购、送货上门等代办服务。比如,忠县对确诊患者的每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落实“4对1”监测管理服务机制,即1名乡镇或街道干部、1名村社区干部、1名公安民警、1名医务人员对密切接触者的服务管理;江北开展“拉紧手”活动,强化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物资保障,心理疏导关怀;云阳县普安乡网格员为居家隔离对象幼儿代买奶粉上门等等。
 
再派4个暗访组对排查防控工作暗查暗访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委政法委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暗查暗访。2月2日派出6个暗访组,对主城11区(含两江新区、高新区)排查防控工作开展了集中暗访,深入街道、社区、派出所、小区,查看了广场、超市、酒店、写字楼、药店、餐饮店、棋牌室、网吧等公共场所的防控情况,将发现的问题和工作建议立即反馈地方党委主要负责人及时整改,目前正在认真整改。
 
2月4日起,再次组织4个暗访组深入主城各区、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开展暗查暗访,进一压实各级各部门排查防控工作责任,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面上动态滚动排查,点上重点筛查,大数据精准核查,坚决防止疫情在社区扩散蔓延。”张强表示,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克时艰,理解配合上门走访或电话排查登记,主动参与所在单位和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请来渝返渝人员特别是来自疫情重点地区的人员,及时到当地社区或卫生健康部门登记,身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要主动向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大家携手共同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