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管好“钱袋子”,他们建章立制,精打细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当好“管家”,他们摸清家底,积极探索,创新资产管理模式;为保障机关安全,别人休息他们忙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他们是一支默默工作、甘于奉献、积极服务检察大局的“保障部队”——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事务保障部。日前,该部被最高检表彰为“全国检察机关检务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优先保障办案一线 据该院检察事务保障部主任周云飞介绍,该部不断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在制度上,建章立制,扎牢财务制度笼子;在行动上,开源节流,保障机关正常运转,同时,重点抓好一线办案保障。2019年,在该院办理“3·23”专案时,由于案情复杂,涉及人员多、地域广,该部立即成立了保障组。检察事务保障部副主任陈刚说,为确保专案组顺利开展工作,他们靠前服务、提前谋划,在经费审批、报销中,做到优先、及时,同时积极与市财政局沟通,反映在办案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申请专案经费,得到了大力支持,为“3·23”专案的推进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在一次公益诉讼部门办理一件环保诉讼案件时,需要进行实地测绘、现场勘查,而这些对技术、设备保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该部派员主动与公益诉讼、技术保障部门一起研究,共同谋划,及时采购了无人机、现场勘查等设备,并聘请了专业测绘人员进行指导,确保了案件顺利开展。 别人休息时他们在忙碌 为了服务好办公办案,检察事务保障干部职工上班时间没有明晰界限,周末或者夜晚出现在院里,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在去年7月底一个周六的清晨,前一夜的暑气还未消散,事务保障部副主任张李永伟和干警陈方云便到了院里,组织人员对变压器、高压线路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走出位于地下的一楼电梯,经过车库,转入配电房,须臾之间,他们的额头渗出了汗珠,一干就是一天,直到确认了变压器、高压线路无安全隐患后,才离开单位。 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近日,该院驾驶员小黄驾驶公务车出车,准备送检察官前往区县办案,当公务车驶出检察院时,他需要向门岗出示《车辆调度单》。 “虽说就是张记录出发和返回时间的单子,但作用可不小。”周云飞说,根据《车辆调度单》,他们利用全市公车管理平台不定时检查车辆行驶轨迹,查看是否有超范围用车;同时,坚持每天21点检查公务车辆回院情况,超时未归的,便会电话核查相关情况。 此外,检察事务部建立了公务车辆管理台账,坚持每月进行车辆管理使用情况分析。在公车维修管理中严把三个关口,即车辆维修审批关、车辆维修过程监督关以及车辆修复回访关,并且每月在检察内网晒出每辆公车的当月里程数、加油量和维护费等信息,接受全院干部职工监督,为降低公车运行费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只是检察事务保障部加强车辆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缩影之一。近年来,该部加强预算项目的控制与管理,严格经费的审批、报销,各项经费支出合理合规,“三公”经费逐年下降。 固定资产“三分三定”管理 在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每间办公室的门后面,钉有一块资产登记板,上面记录了办公室的共用资产。这是2016年起,检察事务保障部创新推出的固定资产“三分三定”管理制度。据周云飞介绍,“三分三定”,即根据办公办案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按照个人用资产定人管理、部室用资产定位管理、共用资产定点管理的模式,实施对固定资产进行综合管理的制度。 为了确保这一制度的推行,该部对1997年建院以来的资产实物进行了全面清查,逐台逐件粘贴资产条码,这当中涉及的数量近万。陈刚介绍,他们还与市财政局协调,录入最新的资产数据。最终,实现了固定资产账账、账物相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由于成效显著,这项创新制度被市检察院借鉴并纳入《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重视党风廉政教育培训 2019年,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事务保障部组织部门干部职工到市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工作点多面广,涉及管钱管物,稍不警惕,就容易滋生腐败。”周云飞说:“因此加强廉政教育就成为我部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 对此,该部加强教育引导,坚持做到警钟长鸣,利用正面典型事迹和反面违纪违法案件,开展经常性党风廉政教育,引导、督促干警在工作和生活中守住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事务保障队伍。 十余载岁月,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事务保障部共获得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三等功等表彰140余次,市检察院第一分院获得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市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市生态文明示范机关、市级部门决算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荣誉的获得,离不开我们每一位同志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离不开这个和谐向上、主动谋事、认真干事、不断成事的集体。”周云飞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以此为契机,团结引领全部检察干警,立足岗位、担当作为、创先争优,为推进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舒楚寒 文 饶 果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