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长安网

人大代表建议家校合力防治校园欺凌 全市超八成中小学已设心理辅导室

来源:重庆法治报 时间:2022-09-14 编辑:徐瑞阳 阅读:

  “最近,市教委再次与我沟通,全市已有2847所中小学设立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中心),我对建议办理结果非常满意。”9月13日,市人大代表、重庆科技学院环境能源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贾碧告诉记者,今年1月,她在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关于落实中小学校园欺凌防范措施的建议》,市教委和市公安局共同办理该建议后,将中小学校园欺凌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了治安防控体系。

  动因:受欺凌者会产生心理创伤

  “以前,因新闻报道极少,我对中小学校园欺凌不太了解,但调研多所高校对大一新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测评情况后,我才发现,尽管校园欺凌极少,但受到欺凌的学生,受到的伤害可能影响其一生,甚至改变其命运。”贾碧告诉记者,以某高校为例,近几年,部分新生存在心理问题,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与其在中小学遭受校园欺凌有关。其心理症状有:强迫倾向;对自己或他人充满愤怒、攻击、敌意或抑郁等情绪;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容易激惹;出现心理创伤症状,比如头脑中不时闪现曾被欺凌的片段或者人际回避、退缩等。

  “这样的学生若得不到及时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帮扶,会出现心理疾患、产生心理创伤或心理危机,严重者会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行为。”贾碧说,因此,她经过认真调研,形成了上述建议,在今年1月举行的市人代会上提交。

  贾碧认为,全社会都应参与防范校园欺凌,织密校园欺凌防护网,学校要培养并增强学生的校园欺凌防范意识,各方面都要对受欺凌学生给予精准帮扶,多部门完善校园欺凌防范举措。而家庭的保护功能不容忽视,父母要多鼓励肯定、耐心引导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孩子遭遇校园欺凌时,便会告知父母,父母则应勇敢地履行保护孩子的使命。

  办理:建校园预防欺凌情报网络

  “目前,全市设立心理辅导室(心理咨询中心)的中小学校已有2847所,占比83.2%,2022年计划达到85%以上。学生在课间、课后等非上课时间都可以去进行心理咨询。”贾碧说,该建议由市教委主办,市公安局协办,各级各类学校均组建了安全信息员队伍,对可能发生的暴力和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据市教委相关人士介绍,今年起,我市中小学定期开展防治校园欺凌的法治教育活动和“四个一”活动:即每学期邀请当地公安等相关部门人士到校开展1次法治安全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心理、德育、安全专家和专兼职教师开展1次专题教育活动;全体在职在岗教职工集中学习本校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制度、应急预案1次;开展校园团结关爱、优秀事例宣讲活动1次。

  同时,我市建立了校园预防欺凌五级情报信息网络,除了班主任、学生干部、热心家长和市民这三级,还有校外专项防范情报信息网络,辖区派出所、交巡警、校际间的情报信息互通网络,将学生欺凌防治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

记者 唐孝忠

【免责声明】重庆长安网未标有"来源:重庆长安网"或"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电023-88196827,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政法文化

  • 春天非你莫“鼠”
    子鼠踏春,与人间久别重逢。法治中国年轮新启,我们想...
  • 越过二道岭
    生命似河,岁月如歌。当共和国迈过七十华诞,我们也跋...
  • 触摸文学温度 诠释责任担当
    活动现场 携手推进和繁荣法治文学创作,用文学的力量...
  •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